夏末秋初 天津农商行“贷”动甘薯大丰收
本报记者李健 夏末秋初,天津宁河区岳龙镇的千亩甘薯田迎来丰收前奏。种植户老王望着连片的甘薯地,脸上浮现出安心笑容——三天前,天津农商银行发放的30万元"津农精品"专项贷款到账,解了他采购生物有机肥和定制包装箱的燃眉之急。"这钱来得太及时了,我的'红瑶'甘薯肯定能更甜!"老王搓着沾满泥土的手说道。
作为天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津农精品"认证体系下的岳龙红瑶甘薯,凭借"岳龙红""一亩红瑶"双品牌认证,已成为区域特色农业的标杆。但伴随种植面积扩张至3万亩,像老王这样的种植户普遍面临资金瓶颈:种苗采购、有机肥施用、冷链仓储建设等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可传统抵押贷款模式却让农户们"望贷兴叹"。
天津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与宁河区甘薯产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三个月的实地调研,量身定制"红瑶甘薯场景融资方案"。该方案突破传统审批框架,采用"产业规模测算+信用评估"双维度风控模型,既确保资金安全,又实现"按需供给"。如今,岳龙镇已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甘薯年产值突破1.9亿元,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土疙瘩"真正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更令人欣喜的是,该行正将成功经验复制推广:一方面优化现有融资方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另一方面面向全市"津农精品"认证企业,推出"一品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务,通过绿色审批通道、灵活还款方式等创新举措,为天津特色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