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季 云岭农信绘就产业蓝图 科技+绿色金融双轮驱动
本报记者王磊 金秋时节,云岭大地披上斑斓秋色,天高云淡间,一幅产业繁荣的画卷徐徐展开。在云南这片热土上,呈贡的鲜花如海洋般绚烂,陆良的蔬菜四季常青,保山的咖啡豆散发着诱人香气,西双版纳的稻田翻滚着金色波浪……这些丰收景象的背后,是云南农信金融“活水”的奔涌,是云南农信以“金融之笔”书写“五篇大文章”、精准灌溉“三大经济”与“1+10+3”重点产业的生动实践。
夜幕降临,斗南花卉市场灯火通明,花香与喧嚣交织成一片。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这里正经历一场由科技金融引领的变革。云南农信近日向云南花伍科技有限公司授信2000万元,以知识产权质押的创新模式,助力这家日均交易量超200万支鲜花的科技企业迈向上市之路。这笔资金不仅激活了花卉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更通过数字金融的赋能,构建起鲜花交易的智慧生态。
在为花卉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等多元化服务的同时,云南农信依托全国首个鲜切花全链条数字化平台“滇品慧”,实现了“支付即开票”的便捷功能,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开票成本与流程。这一举措,是云南农信以数字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实践。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的深度融合,正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云南农信已与超5000家科技型企业建立合作,重点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量占比达10.57%,数字金融贷款增长18.46%,通过“融信服平台”的授信与放款规模持续领跑同业。在普洱茶产业中,云南农信推出“茶链贷”,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为茶企提供精准的信贷支持,助力普洱茶品牌走向世界。
在苍山洱海之间,绿色金融的故事正悄然书写。云南农信立足黑潓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创新推出“水权质押+信用评估”机制,向米子坪水电站发放200万元“取水贷”,帮助电站破解无实物抵押的难题。电站负责人感慨:“这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对我们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可。”
目前,“取水贷”已在云南农信50余家行社推广,带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5%。此外,云南农信还推出“林权贷”,支持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助力云南打造“绿色经济强省”。在迪庆州,云南农信通过“林权贷”为当地林农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他们种植松茸、虫草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云南农信以“接地气、能落地、见实效”的服务模式,全力服务云南实体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绿色贷款增量占比达53.49%,民营主体绿色贷款占比63%,绿色金融之风吹遍云岭大地。同时,云南农信深入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用好“两个清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项指标长期位居全省同业第一,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在深化“社银合作”方面,云南农信打造了784个“社保服务合作网点”,创建了87家“云南省老年人现金服务示范网点”,让养老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在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农信设立了“老年客户专属服务区”,提供大字版凭证、无障碍通道等贴心服务,让老年客户感受到金融的温度。
此外,云南农信还推出“养老贷”,为老年人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他们改善居住条件、享受晚年生活。在曲靖市,一位退休教师通过“养老贷”购买了新房,他感慨地说:“云南农信的‘养老贷’让我实现了安居梦。”
赋能“三大经济”:从渔村到口岸的金融力量
滇池湖畔,牛恋小渔村三面环水,风景如画。近日,昆明市“昆旅贷”政策宣讲暨首批贷款发放仪式在此举行,5家文旅企业获得云南农信1850万元授信支持。自2023年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战略部署启动以来,云南农信已累计向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投放贷款15.95亿元,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金。
“‘昆旅贷’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让民宿装修得以顺利推进。”云南无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款政策性普惠金融产品,单户最高授信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5年,专项用于文旅产业发展。
在口岸经济方面,云南农信打造“跨境结算+普惠贷款”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口岸地区“集货、建园、聚产业”。截至8月末,云南农信累计跨境结算量达826亿元,促进沿边产业提质增效。在中老铁路沿线的重要节点磨憨口岸,云南农信为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示范村建设累计投放资金5亿余元,量身定制“安居贷”改善示范村人居环境。目前,云南农信已对374个边境幸福村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整村授信进度达93%。
同时,云南农信聚焦全省12个产业园区,加大金融供给力度,促进园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已与110个园区建立合作,服务超1.7万户经营主体。在玉溪市,云南农信通过“园区贷”为一家新能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助力“1+10+3”重点产业:从咖香果蜜到粮丰菜肥
云南咖啡,香飘四海。近年来,云南农信深耕咖啡产业链,从为咖农提供种植支持,到为加工企业注入技改资金,再到助力合作社打通产销链路,为咖啡产业注入“金融暖流”。在保山市,云南农信推出“咖啡贷”,创新担保模式,配合推出“一码游潞江”小程序,助力保山咖啡走向世界。
“往年开春就愁买苗的钱,有了‘蔬菜贷’,用手机银行点一下,买苗的贷款就到账了。”在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的一个蔬菜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胡先生说。他用云南农信“蔬菜贷”引进了抗旱新品种。陆良县是云南省蔬菜优势产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生产基地。云南农信累计在陆良发放“蔬菜贷”1.3亿元,助力陆良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0万亩。
此外,云南农信还推出“水果 贷”,支持云南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在红河州,云南农信通过“水果 贷”为当地葡萄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他们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果品质量。
从金秋的丰收到未来的希望,云南农信以金融之笔,书写着产业兴旺的新篇章。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一个梦想,让云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云南农信以创新金融之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壮丽画卷。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综合产值逼近150亿元,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云南农信金融活水浇灌出的丰硕成果。在大理宾川这片沃土上,葡萄与柑橘两大特色水果产业曾面临融资难题,云南农信独辟蹊径,推出水果权抵押贷款新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架起了融资桥梁,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水果产业蓬勃发展。
转至西双版纳勐遮坝子,万亩稻田随风摇曳,散发着诱人的稻香。云南农信紧贴粮食生产全链条,从种植到销售,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固防线。不仅如此,云南农信还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菜篮子”工程号召,围绕花卉、茶、咖啡等高原特色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引领+新型农业主体支撑+农户参与”的产业链金融生态,金融服务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片土地。
截至2025年8月末,云南农信对“1+10+3”重点产业的贷款支持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惠及全省165万户经营主体。这些数字背后,是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在省联社党委的引领下,云南农信不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提升供给质量,为特色农业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云南农信将紧握金融之笔,继续在云岭大地上挥洒创意,书写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农信智慧与力量!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