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郭铁坚:用青春生命铸就铁血忠魂

时间:2025-08-07 16:38:3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登特科镇郭尼村,是一个静卧在嫩江西岸的小山村,青山环绕,绿水长流。

  发生在84年前的东北抗联将士与日本侵略者间的“郭尼战斗”,给这个小山村打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政委郭铁坚等抗联将士,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在郭尼村,建有展示东北抗联峥嵘岁月的抗联广场、再现抗联将士英勇事迹的郭尼抗联纪念馆;在郭尼村东山上,东北抗联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

  史料载:郭铁坚,1911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依兰县刁翎镇的一个贫农家庭。郭铁坚先后在刁翎小学、依兰县立中学学习,毕业后回乡办学,传播知识,宣传爱国思想。1935年,郭铁坚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一团游击连指导员,后任第九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兼军部训练班教官。

  郭铁坚动员妻子、大哥和两个弟弟参加抗日部队,小弟弟郭成章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郭铁坚幼小的儿子在人家寄养时,被日本侵略者搜出惨遭杀害。在郭铁坚的感召下,刁翎小学30多名学生参加了抗日队伍。

  1939年5月,郭铁坚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九支队政委。1941年9月,为配合第三支队在呼伦贝尔境内开展游击战争,郭铁坚率领九支队进入呼伦贝尔。

  在郭尼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英明的介绍中,郭铁坚等抗联将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经过更为明晰。

  1941年9月间,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政委郭铁坚、参谋长曹玉魁率部队从江边渡口到达今莫旗北部登特科镇郭尼村,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9月20日,郭铁坚所部遭日本关东军围击。日军40多人携带4挺机枪,分两路向郭尼村包围过来。午后战斗打响。日本关东军从东北、正北、西面的山上向村里猛烈射击。为掩护群众,郭铁坚、曹玉魁果断作出突围决定,组织火力集中向西北山头的制高点猛烈射击。冲到半山腰时,郭铁坚双腿负伤不能行走。当他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敌人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郭尼村战斗,抗联将士歼敌过半,九支队政委郭铁坚、参谋长曹玉魁等17名抗联战士壮烈牺牲。

  多年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将郭尼村抗联历史转化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

  为纪念在郭尼村血战而英勇牺牲的郭铁坚英烈,2016年,原登特科镇中心校更名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铁坚中心校。铁坚中心校“红领巾讲解员”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抗联历史,讲述抗联英雄故事。学校编写了本土红色教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构建起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化的红色教育体系,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铁坚中心校政教处主任王玉玉介绍,学校围绕红色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清明节,全体师生都会前往郭尼村红色教育基地,在东北抗联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庄严宣誓,缅怀先烈。学校分期分批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走进东北抗联展馆,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记者 李玉琢、李新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