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武汉下线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时间:2021-12-21 15:58:26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14日,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在武汉下线,将用于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

  空轨,即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占地少、视野开阔,与行人、机动车互不干扰等优势,可用于连接旅游景点、商业区、科技园区等地。

  “兴国号”列车由江西理工大学、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是世界上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

  江西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国号”具有节能环保、非接触式牵引、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研发过程中,学校联合中铁科工集团成功攻克了悬浮架结构、导向结构、直线电机牵引驱动、基础制动等技术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相比传统轮式空轨列车,永磁悬浮列车不用依靠橡胶轮子行驶,永久磁铁与轨道相斥并保持在槽口中线保持悬浮状态,电磁导向可实现零摩擦运行,机械向能接近零摩擦,仅需电机驱动即可运行。目前,国内在建空轨项目均采用轮式空轨列车。

  该列车总体设计体现出著名将军县的红色文化基因,被誉为“红轨”,头部两侧56颗五角星,代表着56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熊熊燃烧的火炬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铁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第一条永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示范,兼具科研创新性、挑战性和示范性,项目顺利推进将推动江西当地稀土永磁产业链、红色旅游和我国空轨产业发展。

  线路设计单位中铁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全长878米,2车辆编组,定编88人,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可实现自动驾驶。

  据悉,中国中铁科工集团已完全掌握空轨系统成套技术,在武汉建立的试验线已安全平稳运行7000公里,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3项,并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2020年底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吴纯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