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西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
近日,西宁市水务局、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分析新形势,提出“十四五”西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西宁市节水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人水关系和谐,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规划》围绕“提意识、严约束、补短板、强科技、健机制” 部署了5项重点任务、14项具体措施,一是提升节水意识,加大宣传教育,推进载体建设。二是强化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需,健全约束指标体系,严格全过程监管。三是补齐设施短板,推进农业节水设施建设,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配齐计量监测设施。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五是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水价机制,推广第三方节水服务。
《规划》针对农业农村、工业、城镇和非常规水源利用4大重点领域和用水主体的特点和需求,紧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分级分类明确工作任务。坚持以水定地,推广畜牧、林地、旱作农业节水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坚持以水定产,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坚持以水定人,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大雨水集蓄利用。
强化科技引领方面,《规划》指出,未来五年,西宁将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加快节水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节水管理信息化水平,使节水管理向智能化升级。加强节水领域高水平、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节水管理和节水研发人才队伍。(杨启红、贾克文)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