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国通语声声入耳 规范字字字润心

时间:2025-08-12 10:12:25 来源:正北方网- 《内蒙古日报》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各学校以特色课程为抓手,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文字书写水平。近日,记者走进卓资县卓资山镇北完小学校和卓资县逸夫学校,实地探访两校在推广国通语中的特色实践。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情景剧《要下雨了》正在上演。孩子们化身“小白兔”“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用标准的国通语演绎角色对话,将国通语学习融入生动的情节中。随后,课堂上还进行“识字大比拼”游戏,以趣味竞赛的形式巩固文字记忆。

  “谁能拆解‘加’字结构?”“左右结构!”“偏旁部首呢?”“力字旁!”随着教师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课堂上,学生们挺直腰板,以食指为“笔”跟随老师的示范在空中临摹笔画。教师用标准的国通语逐个解析:“横、折、钩、撇……”待“空中练笔”结束,学生凝神提腕,在田字格中端端正正写下楷书,横竖见筋骨,撇捺显神韵。

  一年级学生杨昊庭说:“通过学习书法课,我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后我要一笔一画写好规范字,说好国通语。”

  通过“空中摹形+纸上落笔”的双重训练,辅以组词讲解,让规范字书写流淌于每笔每画。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让卓资县推广国通语工作向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向不断迈进,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讲国通语、写规范字的好习惯。

  老师任杰说:“书法课程不仅是写字训练,更是文化根脉的传承。我们要求学生在书写中感悟文字结构之美,理解字义背后的文化内涵。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运用国通语。”

  与此同时,该校的社团课堂将传统“三句半”艺术与国通语训练巧妙结合,学生们通过分组朗诵押韵台词、演绎《环保三字经》,在节奏韵律中精准练习发音,提升表达流畅度与语言规范意识。课堂以互动形式寓教于乐,既让国通语学习趣味盎然,又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活力。

  校长李根虎说:“我们坚持‘听说读写’四位一体教学,在日常应用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演讲、亲子共读活动,还在各年级开设了主持人社团课程。同时,我们每天利用数字书法课程,开展15分钟的书写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规范书写技能,又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多元课程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记者海军 通讯员张婧)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