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兴安秋正浓——兴安盟阿尔山340%热度涨幅背后的文旅答卷
清晨五点的乌苏浪子湖尚未褪去晨雾,游客已早早在此聚集,架起相机等候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林海洒向湖面,金黄的落叶松在水中投下斑驳光影,快门声与赞叹声同时响起:“来之前刷到无数攻略,真正站在这里才懂,阿尔山的秋根本无需滤镜。”
国庆黄金周,这座藏于大兴安岭腹地的北疆小城火了。9月15日至10月7日,阿尔山市接待游客105.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其中10月1日至7日,接待游客46.74万人次,同比增长43.68%;实现旅游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43.49%。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以340%的热度涨幅超越北京、上海等传统热门城市,成为马蜂窝平台“反向出行”首选目的地。阿尔山用30天的“秋日限定”风光,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的精彩答卷。
层林尽染引客来千里奔现赴秋约
“快!这里好看,我给你拍张照!”在驼峰岭天池观景台,山东游客李先生举着手机为妻子拍照,镜头里湛蓝天空下,红、黄、绿三色林海与火山天池构成绝美画卷。李先生和妻子自驾1500多公里而来,他兴奋地说,“早就听说大兴安岭的秋是中国最美的秋,亲眼所见才知名不虚传。”
阿尔山的秋天从不是单调的金黄。白狼峰的云海在晨光中流转,不冻河的水汽与岸边牧草缠绵,石塘林的偃松与落叶松交相呼应,每一处景观都让游客驻足良久。香港游客温淑贤与朋友沿氧心森林浴道漫步,脚下松针松软,耳边鸟鸣清脆。温淑贤说:“每一步都像行走在油画里,空气里都是松树的清香。”
自驾游热潮印证着阿尔山的吸引力。景区停车场内,闽、粤、沪、京等地车牌随处可见,“阿尔山自驾”线路跻身马蜂窝国内热门自驾线路TOP1。福建游客朱女士被短视频平台的阿尔山秋景吸引而来:“路边随便拍一张都很出片,这种不加修饰的美最动人。”
“阿尔山的火爆绝非偶然。”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韩福乾坦言,独特的火山地貌与森林景观形成了稀缺资源,而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的短暂绚烂期,更让这里成为“秋日限定款”旅行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稀缺资源转化为游客的美好体验。”
文旅盛宴添新意全域联动聚人气
傍晚六点,夜幕降临,圣泉广场灯火璀璨,“锦绣中华·韵动阿尔山”非遗篝火音乐会如期上演。乌兰牧骑演员身着传统服饰,演唱《欢聚》《酒歌》等特色歌曲,并邀请游客共跳安代舞。“来之前我以为阿尔山的夜晚很安静,没想到这么热闹!”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女士随着音乐节拍起舞,她表示,这场篝火晚会让她感受到北疆人民的热情。
这是阿尔山精心筹备的文旅“大餐”之一。国庆期间,当地推出系列文旅融合活动,让游客“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全方位感受阿尔山魅力。天原剧场每晚上演的《天韵阿尔山》座无虚席,该剧以哈伦女神战胜岩浆魔的神话传说为背景,融合舞蹈、歌曲、器乐等北疆文化元素,生动展现阿尔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演出太精彩了,既好看又有内涵,让我对阿尔山有了更深了解。”观众李先生说。
花车巡游、森泉夜话打卡、金秋美拍网红秘境等活动同样受到游客喜爱。花车巡游以温泉街为主线,串联圣泉广场、火车站等核心区域,乌兰牧骑队员沿途表演并与游客互动;森泉夜话打卡活动设置4个固定打卡点和2个隐藏打卡点,游客完成任务可领取国庆限定奖品,累计吸引790人次参与;金秋美拍网红秘境活动邀请海内外百名摄影家、旅游博主采风,优秀作品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阿尔山知名度。
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阿尔山积极推进金江沟温泉度假区、圣泉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2024年,阿尔山成功创建全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森林牧场、温泉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今年国庆,温泉康养、户外露营、无动力小火车等体验项目备受青睐。“我们始终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打造多元化文旅产品,推动游客从‘看景’向‘入景’转变。”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许静表示,将持续挖掘资源优势,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暖心服务显温度细节之处见真情
“没想到在景区还能喝到免费热奶茶,太贴心了!”10月3日下午,圣泉广场“温‘Xin’驿站”内,黑龙江游客王女士手捧热奶茶向工作人员致谢。为让游客感受秋日温暖,温泉街道驿站设置免费热水供应点、手机充电区、应急医药箱,安排专人提供旅游咨询、道路指引服务。“我们每天准备奶茶、豆浆免费发放。”工作人员介绍,黄金周期间驿站服务游客超5000人次,帮助解决住宿、交通等问题300余件。
环卫工人凌晨四点开始清扫,确保城市整洁;一线人员开展服务礼仪培训,推行“微笑行动”;全市调配机关人员补充一线岗位。这些举措,既解决游客“急难愁盼”,又传递“以客为尊”的城市温度。国庆期间,累计派出志愿者800余人次,在景区、车站等点位提供服务,诠释“暖暖的阿尔山”服务品牌。
“真是太感谢了,不然我们今晚就要睡车里了。”10月3日,河北游客张先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临时住宿。面对游客激增,阿尔山开放1200余个机关单位停车位,整合职工宿舍、学生公寓等资源提供4500余个床位。温泉街道居民刘女士主动腾出闲置房间为旅客提供住宿:“看到游客没地方住,我就想着为家乡的旅游出份力。”
交通疏导是保障重点。阿尔山在乌苏浪子湖、蓝房子、不冻河等易拥堵路段设执勤点开展巡逻管控。“我们每天从凌晨四点半开始疏导,直至晚上八点景区闭园。”景区启用“单循环”通行模式提升效率。
“宠客”举措渗透每个细节:政府食堂推出5元、10元、15元惠民自助餐;市区至景区公交班次加密至15分钟一班;“阿尔鹿”系列文创入驻服务中心。这些服务,生动诠释着城市温度。
从“一季红”到“全季旺” 文旅升级启新篇
深夜十点,温泉街半夏宾馆老板仍在接听咨询电话。今年国庆,宾馆早在9月中下旬就预订一空。“往年黄金周也忙,但今年连周边乡镇客房都紧俏,游客停留时间明显变长。”
这种变化源于阿尔山的深远布局。曾经“一季旺、三季淡”是当地难题。通过实施“12135”旅游高质量发展思路,推进景区升级、产品创新等工程,阿尔山实现“全季火”,黄金游览季不断延长。“旅游爆火不是偶然,是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的结果。”阿尔山市政府副市长李鹏表示,将坚守生态底线,合理开发资源,打造差异化产品,持续优化服务,让“暖暖的阿尔山”品牌深入人心。他透露,今年冬季旅游季将提前开启,除传统滑雪项目外,还将推出新业态及优惠举措。
乌苏浪子湖的日出依旧动人。游客刘晓萌整理完相机里的照片,准备前往温泉度假区进行体验。“下次要带爸妈来体验冰雪阿尔山。”她的话语,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
从漫山秋景到暖心服务,从单一观光到全域体验,阿尔山的国庆热潮既是自然风光的胜利,更是文旅融合的成果。这座北疆小城,正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城市为目标,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让大兴安岭的魅力被更多人熟知与向往。(王美霜)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