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重要指示,为内蒙古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
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把向北开放的大门延伸到更多国家。内蒙古向北开放的主要合作国家是俄罗斯和蒙古国,但又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而是通过与两个国家构建起来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将合作伙伴延伸到欧洲更多国家,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并行。目前,内蒙古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2022年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523.6亿元,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实现935.5亿元,同比增长29.6%。内蒙古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发挥口岸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内蒙古境内共有14个陆路边境口岸、6个航空口岸,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我区与毗邻八省区基本实现高等级公路、铁路和航空的联通,缩短了与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为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的扩容改造,强化海关、边检合作机制、互认标准规范化运营,满足中欧班列快速通关需求。构建与沿边省区市口岸协调机制,推动与沿边、沿海港口开展通关一体化协作,推动实现“多式联运、快运”,高质量服务国家对外贸易和人员进出境开放需求。2022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5842.2万吨,同比增加14.7%,位列全国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首位;过境中欧班列7337列,同比增长19.1%。通过我区口岸物流的中欧班列,大大缩短了我国东部、南部各省区物流“西进北上”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的距离,同时也加快了欧洲商品“东行南下”中国的速度,为我国向北开放赢得战略主动。
发挥区位优势,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内蒙古融入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国际区域发展布局,对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内蒙古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下一步,要发挥我区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邻八省区的区位优势,以国内各区域节点城市为基点,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边境、边疆、边城与东部、中部腹地的互动能力,由过去国家开放的“边陲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在联通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