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结对帮扶让国通语教学更有质量

时间:2024-02-25 09:55: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们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并回答。”

  期末考试前夕,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七中学的语文教师高岩为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的学生讲授《桃花源记》。课堂上,高岩老师通过提问式方法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不难,极具思考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洞察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高岩说。

  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中,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与巴林左旗林东第五中学、巴林左旗林东第七中学、巴林左旗林东第九中学建立了紧密型对口帮扶、联盟共建等机制,通过“学校结对、学科结对、学生帮扶”的方式,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每到星期四,我们都会请对口帮扶学校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师前来授课,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学环节设计灵活有序,让学生有独立思考、限时训练、展现自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地增长学识。”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党总支书记巴达仍贵说。

  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教师与帮扶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学科结对,建立师徒关系,实现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经验学习提升。

  “通过到帮扶学校听课、观课、跟岗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语文教师勇杰说。

  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邀请学科结对帮扶教师进行教学点评并与本校教师进行交流,指出本校教师存在的不足,打造出一个个精彩的课堂。

  近年来,巴林左旗教育局实施教研联盟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区优质学校与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结对共建机制,深入实施优质学校骨干教师与国家统编教材教师结对活动,采取“一对一”“一课双案”等方式,从备课辅导、讲课评课、课例研究、教材解读等环节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实现结对互助、交流共赢。

  截至目前,巴林左旗6所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12所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建立对口帮扶、联盟共建等机制,每学期互派教师、结对教研120余人次。(记者李雪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