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明

广西西林大力加强民族团结

时间:2021-09-12 09:45:11 来源:广西日报

  9月6日,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平木村油茶种植基地,瑶族致富带头人李卫成拿着一把剪刀,一边示范枝叶修剪技术,一边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介绍油茶管护要领。“我家里种有50亩油茶,这些年积累了一些栽培和管护的技术,希望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教给乡亲们,让大家少走弯路。”他说。

  足别瑶族苗族乡是全区唯一一个以两个少数民族命名的民族乡。长期以来,该乡各族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按照“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收”的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足木瑶”“足者壮”“足龙茶”等蜂蜜、油茶、茶叶品牌,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和谐、特色产业兴旺的振兴路子。

  据悉,西林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92%。近年来,该县从组织建设、政策支持、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宣传教育等各个层面入手,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42%和15.32%,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传承民族文化 构筑精神家园

  “党的帮扶政策好,勤劳致富要赶早,特色产业真不少,家家乐了日子好……”进入“白露”节气,天气开始由热转凉,在那佐苗族乡的青山上、田园里,村民们在劳作间隙,即兴唱起山歌。这首山歌是当地文艺爱好者利用芦笙、胡琴、箫笛等民族乐器创作的曲目,展现了苗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在西林民间,一首《感党恩》的合唱山歌,就有壮语、苗语、瑶语和汉语多个版本。该县壮、彝、苗、瑶等民族学会创立多个舞蹈、山歌等文艺队,挖掘和培养少数民族文艺骨干,创作和编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传承民俗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为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在乡镇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依托乡贤文化资源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鼓励和吸引相关社团组织及专业人士等参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目前,全县共有76项民间习俗文化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人被认定为自治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00米的西林沿河文化长廊上,雕刻展示着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民风民俗以及句町古国文化。该县实施文化惠民、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开发应用等工程,打造民族文化公园、沿河文化长廊、句町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平台,结合壮族“欧贵”婚俗、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构筑各民族精神家园。

  推出文旅精品 展示民风民俗

  今年夏季,在那劳镇驮娘江畔的宫保风情岛上,粉红色的荷花吐露芬芳、争奇斗艳,与碧绿的江水、壮族民居、观赏栈道相映成趣。宫保风情岛是西林首家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集观光旅游、文化古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民俗展示等为一体,其中,壮族“欧贵”民俗表演深受游客青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西林整合古村风貌、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将那劳镇岑氏土司建筑群、马蚌镇那岩古木寨等地打造为民俗文化景点,推出民族服饰、手工艺品、民俗风情游等一批有时代特征、市场前景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赋能文旅新业态。

  围绕活态展示民风、民俗,该县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等工作,常态化举办壮文、瑶文、苗文与芦笙学习培训班等,引导各族群众将民族歌舞、生产技艺、节庆文化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如今,该县少数民族同胞编排的民族精品节目《唱娅王》《句町情韵》《壮家女》先后在北京、广州、南宁等地上演。

  西林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该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联合桂滇黔三省(区)接边9县(市)共同研究接边维稳协作相关工作,并联合举办各类联谊活动,促进接边各民族相处融洽、守望相助。

  营造团结氛围 培育时代新人

  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墙上、走廊上,“民族大团结”宣传标语以及民俗文化彩绘引人注目。“这所学校是深圳市罗湖区的亲人帮扶援建的,我们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秋季学期刚开学,该校教师就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文化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近年来,该县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积极举办民族文艺展演、讲故事比赛、民族手工作品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该县各个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园网络、教学课堂、节庆活动等平台宣传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知识、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目前,该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等“十进”活动,重点打造10个类型的精品示范区(单位)、20户以上模范家庭,培育创建21个示范点,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覆盖、常态化。

  (记者凌聪 通讯员韦素雪、黄蓝莹)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