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明

北疆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时间:2023-11-16 08:51:17 来源:草原全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际,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蒙古篇。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深化研究阐释,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要深度观照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要充分挖掘守望相助理念的丰富内涵,要深刻研释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要从办好两件大事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以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任务激发北疆文化建设的活力,以文化建设的大提升支撑经济发展的大跃升。

  一、北疆文化的提出及内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数千年来我国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历史、地理、民俗、风土人情等,形成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一)北疆文化的提出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祖国的“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舞台。自远古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群众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创造了多种文化形态,使这片土地拥有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以及西辽河文化、河套文化等。这些多彩纷呈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多次讲到“北疆”这个概念,比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等等。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在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11个方面的重大创新观点和16个方面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立足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文化品牌。

  (二)北疆文化的内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

  北疆文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浇灌下孕育形成的,涵盖了目前内蒙古所有的文化类型,是内蒙古大地上各种优秀文化的系统集成,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点。具体来说,包含几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内蒙古地区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多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在内蒙古大地上极其鲜明。二是守望相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提出的重大理念,精辟概括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和生动实践。三是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这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勉励,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内蒙古各项工作的“纲”,我们推进文化建设要始终着眼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文化血脉,坚守文化根脉,顺应时代发展,融多元为一体、汇古今为一脉,让根植在北疆大地上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锻造强大精神纽带,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贡献内蒙古力量、展现内蒙古担当。

  (三)精神标识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图谱中的“身份证”和“识别码”。它鲜明地投射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凝结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流淌着亘古亘今的精神血脉,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了蒙古马精神,并赋予这一精神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时代内涵。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品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区上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的激励和鞭策。在我区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

  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讲的都是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与“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讲的都是一种顽强拼搏、敢战能胜的奋进姿态。这两种精神都强调韧劲、拼劲和干劲,深深融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血脉。这两种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又集中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凝聚着内蒙古各族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宝贵品质。

  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北疆文化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充分彰显了北疆文化的鲜明特质,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要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紧密结合起来,从全区各族人民战天斗地、防风固沙、踏雪履冰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不叫苦不退缩的顽强斗志,引导鼓舞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植厚培北疆儿女忠诚维护、感恩奋进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激励全区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进姿态,全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

  二、北疆文化的主要类型

  北疆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类型多样,其中最为典型、最具鲜明特色的主要有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它们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相互包容、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逐渐汇聚融合为北疆文化这个有机体,并持续不断地丰富发展。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红色文化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早已融入我国各族人民的血脉。

  心向党、心向党中央,是内蒙古的光荣传统。内蒙古是我们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早在建党之初,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了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在北疆大地上播撒下了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火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努力恢复和重建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史上写下了内蒙古地区的光辉一页。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为赢得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为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70多年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奋斗、共求解放,内蒙古才有前途和希望。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深刻共识和可贵品质,书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克服困难捐粮畜”“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历史佳话,赢得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各族人民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分你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进行了百余年的奋斗,积淀的丰富红色资源是北疆文化最丰厚的营养。一百年来发生在内蒙古大地上的每一次革命历史事件、涌现的每一位革命英雄、留下的每一处红色旧址遗迹、陈列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传承弘扬着伟大建党精神,积淀了爱国忠诚奉献的鲜明底色,成为我们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鲜明底色和精神旗帜,丰富了北疆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发展活力,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生动见证,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讲好内蒙古故事、树立内蒙古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了不朽的精神力量,为内蒙古闯新路、进中游,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了不竭的奋斗源泉。

  (二)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倡导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理念,体现热烈奔放和勇猛刚健特质,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以游牧为主兼及渔猎、农耕等多种生产方式。如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长期繁衍生息在我国北方,在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系列诸如政治制度、物质生产、伦理思想、文学艺术等具有“草原”特征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理念。战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促进农牧文化交融。兴起于北方草原的鲜卑人建立北魏政权,孝文帝时期实行汉化改革,加速了游牧传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契丹人在北疆仿效中原王朝建立辽,学唐比宋。忽必烈驻跸金莲川草原,建立多民族空前大一统的元朝。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传唱千年,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优美的生态环境,展现了北疆儿女热爱自然和豁达开放的豪情。

  草原文化与农耕、游猎等多种文化形态,交融汇入中华文化的洪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草原文化注入到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之一,为共同熔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劳动、社会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文化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有着区域特色。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远古时代,农耕生产方式开始萌生,在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裕民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文化遗存中发现了粟类种子,以及石斧、石耜、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工具。秦汉时期在河套地区开展屯田移民,其后历代王朝和地方政权均对内蒙古地区进行农业开发。鲜卑人盛乐建都以后,逐渐转向农业经济。辽夏金元诸政权在北疆地区建章立制,推广农业生产,中原儒家文化在这里广泛传播。明代蒙汉各族共同建设“丰州川”,兴起板升农业。清代“走西口”大量移民西进北上,清政府设置道府州厅县等行政建置以加强对农耕区的管辖,促进了我国北疆地区农耕文化的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农耕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怀抱中绵延至今,与游牧、渔猎等文化长期共存,在空间上呈犬牙交错状分布于内蒙古大地。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均掌握了农业耕作技术,与中原各族群众共同耕作,接受中原农耕文化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各族群众共同在这片土地上耕作、游牧、渔猎,持续不断地开拓、建设祖国的北部边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丰富发展了北疆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的维系和发展在北疆地区生根发芽,为北疆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以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等自然和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和民族品格。

  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历史悠久。史前时期,萨拉乌苏遗址的“河套人”、仰韶文化先民生活在这一地区,并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往来。战国时期,秦、赵等国在这里竞相出彩,秦国修筑长城、赵国设置云中等郡。秦朝实现全国一统,修筑“秦直道”直达阴山,沟通内蒙古黄河“几字弯”,便利了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汉代“昭君出塞”、隋代“金河会盟”、唐代“参天可汗道”、元代“纳怜道”、近代黄河码头水运等,都与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息息相关。在内蒙古地区的黄河流域,农耕、游牧等多种文化类型始终保持着频繁、深度而又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一特征基于黄河文化的扩散性、开放性。黄河流域的水利灌溉在河套地区成效显著,内蒙古河套灌区沃野千里,养育了各族人民,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滋养产生了漫瀚调、二人台等文化艺术。

  这些具有“黄河”元素的文化因子,积淀成为北疆文化深厚的底蕴,成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作为北疆文化中社会伦理、历史习俗的精髓,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张力,对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族人民有着显著的感召力。

  (五)长城文化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历代长城遗存及其各类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从历史上看,长城虽然时常兵戎相见,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在长期的交往融合中,各族人民铸就了对大一统观念高度的向心力。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大量历代长城遗存以及各类相关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互动的历史。最初作为军事设施的长城,逐渐发展成为商贸往来的管理者、文化交流的守护者,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稳定、民族关系的和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7000多公里长城栉风沐雨的历史,见证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浩然史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升华了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

  长城及其承载的精神内涵,见证了北疆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长城及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充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典型代表。

  除上述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等主要类型之外,北疆文化还包括了内涵相对具体、指向较为明确,具有一定区域特色,以考古学文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遗存、部族名称、人文地理景观、社会生产方式等命名的多种形态的文化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是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交融汇聚中,自身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因子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自身的不断建设,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了独具特色、包容多元的北疆文化样貌,为北疆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三、北疆文化的主要特征

  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文化,北疆文化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北疆特色的文化风貌,其具有的植根连续性、秉持传承性,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坚守统一性、突出认同性,赓续包容性、展现多样性,立足和平性、践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充分展现了北疆儿女鲜明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

  (一)植根连续性,秉持传承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文脉传承、弦歌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北疆文化在中华文化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繁荣、传承至今。历代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对北疆地区的治理,保障了北疆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契丹、女真建立的辽、金政权“学唐比宋”,延续了中原王朝的治理模式,实行兼容并包的治理政策。秦、汉、隋、唐、元、明、清等历代王朝,更加深化了北疆文化的连续性、传承性,使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相互濡染,呈现出文化多元、相互融合的繁荣局面,从而丰富了国家治理模式,巩固了边疆,推动了社会进步。

  内蒙古地区历史上累积的中华文化元素,经世代传承,使得北疆文化内涵愈加丰富,特色愈加鲜明,使北疆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的生机。北疆文化的连续性表现在始终没有中断,始终在北疆大地上生根开花,不同时代的文化因子先后在北疆大地这片舞台上竞相亮相、一展风姿。虽历经磨难坎坷,却始终在曲折中坚守,繁荣至今、长盛不衰。

  (二)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正是因为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文明才能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北疆文化作为具有丰厚历史底蕴,传承至今仍极具活力的地域文化,能够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积极主动汲取时代精华。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实践,赋予了北疆文化鲜明的红色底色,忠实反映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进程和伟大革命精神,这为北疆文化注入了时代最强音和强大的红色基因。回顾我们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这“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是对浸润在内蒙古各族人民血脉里红色基因的凝练表达和诠释。在这伟大实践中,内蒙古地区积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基因,是实现内蒙古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沃土,为构建北疆文化提供了系统的文化架构和明确的价值追求,铸就了北疆文化的时代内涵、精神标识和强大内聚力。近年来,从开发数字化应用及文创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到立足中华审美风范,让优秀作品竞相涌现,再到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中发展,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北疆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源头活水、汲取智慧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基础上,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三)坚守统一性,突出认同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历朝历代的中国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统一、趋向统一、实现统一,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这种统一性,熔铸成各族人民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从历史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灿烂辉煌的文化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勠力同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包括北疆文化在内的多种地域文化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表现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性,最终促成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史,清晰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贯穿着各民族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所反映出的各民族交融汇聚,正是对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历史的生动诠释,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做了生动注解。从赵武灵王开发北部边疆“胡服骑射”、汉朝“昭君出塞”促成汉匈和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再到隋唐元明清一次又一次的大一统和持续不断的民族大融合,在历经迁徙、通商、联姻等的历程中,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交融程度逐步加深,凝聚力不断增强,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近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为抵御外侮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最为真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梳理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历史可知,在不同历史时期活跃着的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在这里,民族迁徙、相互通婚、商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发生,为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清晰地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的、稳定的集体记忆,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实现高度的相互认同提供了实证根据。

  北疆文化集中体现了历代生息繁衍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族人民维护祖国边疆安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奋斗历程,造就了内蒙古地区对大一统观念高度的向心力,熔铸形成了爱国忠诚奉献守边护边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团结的宝贵品质,为不断引导和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奠定了历史和文化基石。

  (四)赓续包容性,展现多样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润中,56个民族共同凝聚在中华民族的旗帜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谐并存、交融共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历史上,内蒙古地区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是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舞台,多种文化形态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在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中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这种择善而从的包容气度,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是北疆文化的活力源泉。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绚丽的“一枝”,同样存在许多叶脉,包含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类型。内蒙古地域广阔,由东北向西南斜伸,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地理景观。在内蒙古的不同区域内,形成了多种次一级的地域文化类型,并在各个时期持续吸收不同文化元素,造就了北疆文化的丰富多样、兼容并包,成为北疆文化多元构成的具体体现。

  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品质。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使北疆文化生机勃勃,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海纳百川,让中华文明融多元为一体,也成就了北疆文化的多样性,使其更加绚丽多彩。

  (五)立足和平性,践行开放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理念,追求“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以“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的胸怀“无问西东”,不断追求交流对话、开放互鉴。北疆文化作为形成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的一种文化类型,自古以来始终是中原和边疆交流对话、东西方文化开放互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壮大增添更多文化因子。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内蒙古地区一直处于交流对话、开放互鉴的最前沿。在历史上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现在仍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开通的草原丝绸之路,始终繁盛不衰、畅通无阻,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众多文物遗迹遗存。明清以来形成的万里茶道,沟通南北,成为欧亚大陆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历史上的贸易通道,见证了内蒙古地区商贸繁荣、文化开放、文明互鉴的盛况。承接历史、开创未来,内蒙古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向北开放延伸拓展到蒙古国、俄罗斯、中亚、西亚、东北亚以及欧洲。这既是延续历史、传承文明,也是助力国家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承担着与沿线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交流的重要使命,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北疆文化的时代重任。

  北疆文化的开放互鉴是全方位的,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辐射面、冲击力与持续性,使多民族文化不断产生、发展、碰撞、融合、升华,并反哺北疆文化,使其积淀了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不断为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注入了北疆智慧与活力。

  四、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北疆大地的勃勃生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召唤,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进中游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是坚守文化根脉,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强调“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中华文明,为北疆大地提供了丰厚滋养。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明孕育和生生不息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其内在鲜明的丰富内涵、优秀品格、价值观念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北疆大地的历史文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汲取智慧和力量,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正确认知和历史自信,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关系,树立和突出蕴含其中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和力量。

  二是激发文化新活力,让北疆大地上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的时代要求。文化因传承而精彩,因创新而美好。北疆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北疆文化不是静止的、过去的,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中华文化更加璀璨的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基础有条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站位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大局,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北疆大地多民族大融合的鲜明历史特点,生动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丰富人文资源,把多元一体这个重要财富和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北疆文化的重要源泉,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彰显北疆文化独特魅力,为中华文化在北疆大地的传承发展注入时代新活力。

  三是担负文化新使命,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的时代要求。优秀的精神和品质既有传承性又有时代性,需要不断弘扬和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守望相助理念。既总结了过去、也描述了现在、更引领着未来,激扬着同心同德、手足相亲、共同奋进的主旋律,特别是要求我们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充分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深情勉励。

  弘扬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发展,培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的北疆文化,生动诠释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理念和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阐释好守望相助理念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就是要把这两种精神的塑造力和辐射力充分释放出来,引导全区上下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劲、敢战能胜的拼劲、一往无前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雨兼程、直奔目标。深入挖掘、宣传阐释内蒙古地区“四个共同”的史实和两种精神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激励全区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转化为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奋进的不竭动力。

  四是建设文化新形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时代要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筑牢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的深厚文化基因。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承、文化印记,北疆文化凝结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始终把主线要求贯穿全过程,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融合的丰富史料,“润物细无声”凝聚起深厚的文化认同力量,把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形象树起来,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深化对“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七个作模范”的认识和理解,始终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共同奋进。用好革命历史和新时代伟大实践这个最好的营养剂,从“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中,更好诠释红色从哪里来、基因密码是什么,大力讴歌党领导内蒙古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讴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讴歌新时代以来内蒙古的亮丽蝶变,使镌刻在北疆儿女血脉中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引导全区上下始终保持心向党、心向核心的坚定执着,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