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走出去”释放“大光彩”——额尔古纳市北疆文化神州行
编者按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自治区党委提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不仅助力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是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把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形象树起来的重要路径。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讲好北疆故事、提升呼伦贝尔良好形象的有力抓手,是推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全面融入和服务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硕果累累。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额尔古纳,有着长达674.89公里的边境线,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书写了一部绵延百年的戍边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质的戍边文化。
理论研究“走出去”
让思想之花绽放
额尔古纳市持续深化北疆文化理论研究阐释,全面展现戍边文化的特色和价值。《额尔古纳戍边文化的特点、意义与建设路径》《额尔古纳戍边史纲》《额尔古纳:聚力打造戍边文化品牌 持续深化北疆文化建设》《额尔古纳“戍边文化”建设调查研究》等文章书籍全面阐释了额尔古纳戍边文化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重要意义,为丰富北疆文化内涵、打造戍边文化品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文化文艺“走出去”
以文艺力量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额尔古纳市始终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在“以文化人”中扩大城市影响力。通过多种合作多样活动,彰显了北疆之城额尔古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开放包容、真诚友善的城市品格。原创音乐作品《我的额尔古纳河》、经典曲目《往日时光》,以歌为媒表现了“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承发展。
线上宣传“走出去”
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额尔古纳市加快推动建设“大宣传”工作格局,积极推动线上宣传“走出去”。先后与白沙黎族自治县、广东惠阳区、湖南长沙县等省外市县共同开展联动宣传,跨区域、融传播、聚合力,全面提升宣传质效,以媒体力量实现县域间双向奔赴;在学习强国平台对源远流长、独具魅力的北疆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原创手绘《漫画里的非遗》获2024年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融媒体营销创新大赛银质案例;协助拍摄中蒙合办节目《你好中国》,通过国际传播展示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
促进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
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文旅、农牧、林下、康养、外贸等重点产业集群,打造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区域公用品牌,并在北京召开“额尔古纳河右岸”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光明日报》、央广网、中新社等媒体发稿230余篇,点击量累计达65万。“城市星推官”额尔古纳乐队倾情演唱的原创音乐作品《星空下的额尔古纳》与原创舞蹈《骐骥》一起展现了北疆儿女的文化自信。此后,“额尔古纳河右岸”区域公用品牌先后亮相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湖北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全方位展示了额尔古纳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更让大家体验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额尔古纳市蒙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凭借“文化+旅游”模式,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企业十强,塑造出额尔古纳市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品牌IP,为深化北疆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北京召开“额尔古纳河右岸”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额尔古纳乐队作为该市“城市星推官”倾情演唱《星空下的额尔古纳》。(闫雪琦)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