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定点帮扶添动力 非遗传承显活力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非遗传承传习孵化基地(莫力达瓦非遗工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教游客制作哈尼卡,讲解刺绣技巧……该工坊投入使用后,这里成了非遗传承、文创产品售卖的重要场所,该工坊也是定点帮扶的一项成果。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与莫旗因定点帮扶结缘,自2024年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领域持续开展有益实践,为莫旗这片土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莫力达瓦非遗工坊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将闲置车库改建成非遗工坊,现已入驻达斡尔猎刀制作、达斡尔柳编技艺、达斡尔摇篮制作、达斡尔民居制作、哈尼卡制作和达斡尔刺绣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5月,依托莫力达瓦非遗工坊产品,利用前往北京、海拉尔等地参加各类非遗展会和文化活动的机会,传承人展示和销售非遗产品,不断提升莫旗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传播力。
莫力达瓦非遗工坊的建立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交流交往平台,目前,已利用该平台组织开展文创产品研发讨论、非遗文化体验等各类文化活动12次,动员非遗传承人70余人,接待游客及群众3000余人次,积极向社会公众展示莫旗非遗手工技艺,不断推动北疆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发挥非遗工坊辐射作用,带动部分脱贫群众提高制作技艺,为少数民族传统非遗技艺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莫旗文旅部门积极探索新型发展路线,不断寻找非遗和文旅产业的契合点、联结点,形成双向互动的非遗与文旅融合格局,将莫力达瓦非遗工坊融入“春日citywalk”“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旅游线路,以“非遗+旅游”的模式,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哈尼卡、猎刀制作等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切实增强群众的互动体验感,让非遗文化变得“可观、可触、可感受”,用市场化手段不断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自我造血能力。
从资金注入到产业培育,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培养,中央结算公司定点帮扶工作不仅为莫旗带来了资金和理念,更激发了莫旗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未来,莫旗文旅部门将用好帮扶平台与机制,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帮扶工作相结合,推动帮扶成效加速显现,为乡村文化振兴等事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李金梅、郭萍)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