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奋斗者•正青春

【奋斗者·正青春】"80后"女站房设计师:好的设计作品是传世的

时间:2022-07-21 17:38:05 来源:央广网

  “做设计,越细小的环节越要注意,我们设计的站房,立在那里,要经得起后人的评价和考验,好的设计是要传世的。”7月10日,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东北院工程师、院长助理李莉莉和学生来到她所设计的双鸭山西站,尽管是自己设计的站房,李莉莉依旧非常挑剔。

  “精益求精”这是同事们对李莉莉的评价。设计一个车站,李莉莉能画近百张图纸,十年来,她留下的图纸足有几万张,堆叠起来,比她还要高。

  今年40岁的李莉莉是哈尔滨人,2004年,李莉莉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带着满满的憧憬来到了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她的首例作品,就是设计服务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亚布力南站,这个被誉为“最惊艳的火车站”,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等6项荣誉。

  此后,李莉莉先后设计出了中国最北车站—漠河车站,最东车站—抚远站等车站,至今仍是很多旅友的合影打卡地。

  由于设计能力突出,26岁那年,李莉莉参与全国铁路站房的设计咨询工作,她的眼光也从黑土地放眼全国。

  2012年,中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黑龙江省迎来第一座高铁站——哈尔滨西站,这让身处北京的李莉莉无比兴奋,从设计理念,到建成落地,从室外造型,到室内装修,李莉莉倾注大量心血,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哈尔滨西站也正式亮相。

  “设计最怕模式化,当前旅客出行需求正在从‘走得了’向‘走得好’发生转变,所以车站设计理念也要不断创新。”李莉莉说,这十年间,全国车站的建设风格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同时还要兼有地域性、艺术性、文化性等诸多属性。例如早期的北京站、拉萨站,都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和文化性。而后来修建的上海南站等则充满了现代气息。

  此外李莉莉介绍,火车站最直观的变化还是服务理念,十年前的很多火车站,外观恢宏大气,但是内部供旅客使用的空间只有20-30%,其它的空间则被运营设备和检修场地等占用。近年来,车站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学设计站内布局,增设便民利民措施,充分将空间让利于旅客。如哈尔滨西站、哈尔滨站、齐齐哈尔南站等黑龙江高铁站,旅客使用空间已达70%以上。

  2018年,李莉莉和同事们负责我国最东高铁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铁沿线站房设计建设工作,在双鸭山西站的设计中坚持绿色低碳的思路,为旅客提供便利。七台河市是多位奥运短道速滑冠军的家乡,李莉莉充分考虑了“冠军之乡”的城市名片,从主体造型上融入了冰刀寓意,候车室屋顶装饰以雪花及奖杯作为参照。设计桦南东站时,她们首次开展了站房BIM的正向设计工作,推进BIM设计技术在铁路站房中的应用,提高了站房的可视化建设工作。团队完成的《提供BIM可视化在建筑上的应用》也获得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奖、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中铁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QC小组等奖励等多项殊荣。

  在李莉莉看来,与静态的车站相比,那一组组飞驰的动车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

  “十年前,黑龙江只有一条哈大高铁,如今有了哈齐、哈牡、牡佳以及在建的哈伊高铁,其中我参与咨询、审核、设计的就占了一半。”对于家乡的高铁发展,李莉莉如数家珍。

  从高铁禁区到高铁成网,十年来,黑龙江省高铁线路从最早的81公里到现在的1400多公里。哈尔滨铁路部门为保障高铁以250公里时速安全运行在高寒天气下,开展了19项动车组防寒改造项目,还自主设计研发的HTK-CBX0型高寒高铁融冰除雪装置,有效提高动车组融冰除雪效率。如今,黑龙江省内动车组实现公交化开行,高峰时段每20分钟开行一趟,打造“二、三小时”经济圈,催热龙江旅游经济,推出高铁计次票、定期票,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高铁的发展,对设计者来说,是机遇,更是责任,“我们这一代铁路客站设计师是庆幸的,赶上了中国铁路发展迅速的时代,才有机会设计那么多客站,更庆幸的是,我们还能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哈伊高铁等重点工程如火如荼,希望我的设计伙伴们,能够继往开来,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仿,为黑龙江、为中国添加更多美丽的客站风景。”李莉莉说。(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张学鹏)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