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奋斗者•正青春

「奋斗者·正青春」张赛阳:行走在新丝路上的青春使者

时间:2024-01-15 16:35:59 来源:华声在线

  【奋斗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求是楼”17层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中国长沙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两个地点,被特意标记了出来。标记者正是第四届“湖湘最美丝路青年”荣誉获得者,“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张赛阳。近年来,在学校和导师的指导与支持下,他和团队持续奔走于中巴两国,将经济林种植、栽培技术传授给“巴铁兄弟”,为干旱、荒芜的土地绘上一抹亮丽的绿色。

  【青春故事】

  从内陆城市长沙到阿拉伯海北边的海滨小城瓜达尔港,一共分几步?

  “先出发到北京,乘坐下午三点的航班飞往巴基斯坦,在首都伊斯兰堡经停一小时后,再飞到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最后抵达目的地瓜达尔港。”

  需要乘坐的高铁车次、航班信息,张赛阳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他说,这是一名“一带一路”青春使者的自我修养。

  前不久,他去了趟郑州解决中心的项目问题,那里是推动中心成立的发起方之一育林控股有限公司所在地。这几天,他回到长沙,与导师讨论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过完春节,他又要飞到千里之外的瓜达尔港,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培训和研究工作。

  奔忙的路途中,陪伴张赛阳的是印有“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ogo的背包。

  Logo是团队一起设计的,背景鲜艳的红色和充满生机的绿色分别代表中国和巴基斯坦,中间是一朵盛开的枣花。枣树林是团队在瓜达尔最早栽培的热带干旱经济林之一,象征着两地合作孕育出的累累硕果。

  张赛阳告诉记者,中国的枣与巴基斯坦的枣进行嫁接,培育出来的枣子耐旱抗冻,皮薄肉多产量大,汇集了中巴两种品类枣子的精华。

  5年的成果可不只有甜甜的枣子,还有坐落在瓜达尔港的4500平方米温室、1500平方米组培中心、数十万余株繁育苗木,以及《亚热带枣属植物研究》《“一带一路”瓜达尔地区热带干旱经济植物志》等一本本沉甸甸的专著……

  张赛阳对团队成果如数家珍,回忆在瓜达尔奋斗的点点滴滴,脸上满是幸福。

  但你能想象,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吗?

  2018年,为了拓展学校优势学科经济林的研究领域和国际影响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育林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长沙和巴基斯坦瓜达尔两地搭建研究平台。

  彼时的瓜达尔还是漫天黄沙、一片荒凉。由于降雨量少、土壤盐碱化严重,虽然沿海,但这座小城并没有柔软细腻的海滩、树影婆娑的椰林。

  当地居民以出海捕鱼为生,过着贫苦的生活,面饼蘸鹰嘴豆酱就是一顿饭。

  之所以选择瓜达尔地区作为中心“开疆拓土”的第一站,是因为这里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但脆弱的生态体系无法支撑大规模工业开发,围绕经济林产业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可行的举措。

  5年来,张赛阳多次跟随导师王森教授前往瓜达尔地区,进行种质资源考察、良种苗木繁育、特色经济林示范园建设,推动当地解决热带干旱条件下的生态恢复问题和农民产业发展困境。

  张赛阳和团队在当地开办了“经济林产业学院”,每年为当地工人、农民进行50余次技术培训,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证书。

  一个叫“莎给拉”的学生对他说,自己把证书放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因为这个证书是家族的荣耀。

  这份荣耀属于“莎给拉”,也属于张赛阳和中心每一位青春使者。

  “目前,中心计划在埃及和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经济林种植技术。”张赛阳说,自己将带着沿途收获的感谢和馈赠,继续行走在新丝路上,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记者黄欣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