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北疆·文明有我

乌海市海南区:让文明新风吹拂城乡每个角落

时间:2025-06-12 08:47:52 来源:内蒙古日报

  “看看,这是我最近几天收集的废旧地膜。”6月7日,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村民解玉莲提着两袋废旧地膜,脚步轻快地迈进村文明团结超市。在工作人员简单登记后,这些“黑色垃圾”转眼就变成了她“文明存折”上的积分。用这些积分,解玉莲可以在这个超市兑换生活物品。

  “以前用完的地膜随手扔,现在能换积分兑东西,既保护了环境,还能得到实惠,大家积极性可高了!”解玉莲高兴地说。

  走进这间不大的文明团结超市,货架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式生活用品,每个物品标有相应的积分。村民们可以用参与村里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获得的积分,到这里兑换厨具、洗衣液、洗洁精、四件套等物品。

  “文明实践积分兑换为村里有效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同时构建起‘党建引领、积分赋能、全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让小积分汇聚大能量,实现了乡风文明与乡村发展的同频共振。”曙光村村委会主任王月婷说,曙光村文明团结超市制定的七色积分制包含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参与集体活动、参与培训学习、邻里互助等多个种类。村民们只要积极参加就能获得积分,超市里有40余种生活物品供选择。截至目前,曙光村已有超200户村民参与这项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良好氛围。

  曙光村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是海南区引领基层群众践行新时代新乡风,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南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做实服务,让文明新风吹拂城乡每个角落,激荡起新时代向善向上的力量。

  作为乌海市农区面积最大的辖区,建设美丽乡村、涵育文明乡风对于海南区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着眼美丽乡村建设,海南区从“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入手,通过加快修订村规民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文艺文化活动等举措,大力提倡文明新风,让群众潜移默化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及法治观念。在推进文明实践过程中,海南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定期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基层干部走进各村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让一个个鲜活的好人故事口口相传,让一件件感人的善行义举垂范乡里。

  海南区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在中心所站建立三级项目库,通过走访调查、数据分析和属地类型划分,将文明交通、科普、法制、助学、扶贫、政策宣讲等20余个项目和长期形成的小、特、优、实项目纳入平台,精心策划项目清单,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目前,海南区已打造“红石榴”“巧媳妇”“热心大叔解忧团”“暖心帮帮团”“老书记工作室”“阳光田宇70后公益社”等10余个品牌项目,有效促进了文明实践项目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海南区还统筹各类社会宣传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社会管理、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学习讲堂、草原书屋、小区好人榜等阵地为依托,以文艺作品、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本地模范,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好人事迹和风采,让宣传和学习好人、大力弘扬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落到实处,带动更多的人由旁观者变成践行者。

  如今,海南区共计推出自治区道德模范7人(组)、内蒙古好人21人(组)、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5人,122人被评为市级模范典型;创成各级文明校园7所、文明村镇10个、文明单位49家、文明社区(小区)41个、文明家庭89户,崇德向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记者 郝飚)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