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合 已实现七大场景全覆盖
作为北京冬奥会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备受关注。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20日在银保监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银保监局引导银行机构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合,已实现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七大场景全覆盖,并通过智能化自助机具、滑雪手套、冬奥特色徽章、智能手表等设备,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渠道。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独家承担冬奥安保红线内数字人民币试点服务工作,冬奥会期间,中国银行将提供“软钱包”“硬钱包”两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服务。客户通过个人手机即可完成软钱包开立、充值、消费、注销等操作。硬件钱包则将以实体钱包的形式提供服务,对应的卡片式、手环等实物冬奥专属产品分别被命名为“冰芯”、“雪环”。
刘金表示,目前,中国银行已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打造了4万多个受理场景,全面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冬奥赛时,境内外客户可在冬奥区域内的中国银行网点、冬奥签约酒店、Visa客服中心办理钱包服务,在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家体验便捷支付。
“数字人民币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刘金说,“等冬奥会结束,我们更多消费场景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时候,大家会看到,一方面我们手机上的‘软钱包’很容易开立账户,和原来的银行账户相关联,自动转帐,就变成数字人民币了;另一方面,我们有各种‘硬钱包’,举个简单的例子——和信用卡一样的一张卡片,但是上面有个非常小的电子显示窗口,可以显示余额,每消费一笔,这个窗口的数字会自动变化、自动扣减,用起来很方便。”
刘金认为,此次冬奥会将为试点城市进一步试点数字人民币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据央行此前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地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景展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记者马文静)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