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山西长治:打好金融创新“组合拳” 助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7-30 09:38:27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高洁 2021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主动防范金融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金融指标增长位居山西省前列。

  壮大完善金融体系,厚植经济金融协同发展根基。长治市举办首场银企对接会,工行、农发行、中行等8家银行机构与山西太行数据湖、中国透云科技等9家企业签订18亿元的融资协议。目前,长治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53家,初步形成银、证、保为主体,小贷、典当、融资担保并存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国开行山西省分行与长治市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筹备与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中行山西省分行、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长治市招商引资金融服务中心,为落地长治市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着力破解融资难题,为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长治市组织市级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下基层、解难题、促发展”系列活动,根据各县区发展规划和产业特点,量身制定“融资方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治市累计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融资需求100多亿元,达成合作意向60多亿元;主动入企服务,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对接振东集团、纳安生物、鑫磁科技、山予钙业、瑞赛格等企业,帮助解决资金需求3亿多元;大力发展基金产业,新设一批规模超五千万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同时,长治市持续创优金融营商环境,提升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水平。2020年,长治市金融营商环境排名山西省第三。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长治市推动出台《长治市推进企业上市挂牌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长治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10条措施》,对新上市公司和引进上市公司分别奖励1000万元、2000万元;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绩评价激励工作机制,从业务指标完成、配合地方工作、纳税等方面对银、证、保、担各类机构设置不同评价指标,有效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严格落实金融政策,更好服务长治市经济发展;全面推广防范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将风险监测关口前移,做到打早打小,长治市相关做法得到山西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探索建立长治市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促进“线上+线下”融贷对接。

  主动防控金融风险,筑牢地方金融安全稳定“防火墙”。长治市通过明确各县区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消除监管“真空”,确保监管职责“接得住、管得好”;上线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加强对小贷、典当、融资担保三类公司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稳妥推进农商行改革化险,组建工作专班,逐行制定化解方案,加强流动性监测,开展不良资产清收专项行动,改革化险有序推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认真宣传贯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组建公益宣讲团队,制作宣传视频,利用“七进”方式开展常态化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非法集资意识。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