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洪雄:热血铸忠魂 丹心映山河

时间:2025-07-03 17:14:57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刘洪雄在名言小学任教时,在广大师生中播撒革命火种,使不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滕家营村和保合少村有多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地下斗争,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很大贡献……”6月13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名言小学的《名言风云》校本课上,老师正向学生们讲述校史中的红色故事,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历史。

  走进名言小学,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刘洪雄的半身雕像静静伫立在名言革命史馆前,在盛夏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座庄严肃穆的雕像,无声地诉说着刘洪雄短暂而英勇的一生。

  1907年,刘洪雄出生于内蒙古归绥(今呼和浩特市)郊区滕家营村,7岁入私塾学习,五四运动时期,受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归绥高等小学校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4年,刘洪雄考入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结识了从事学生运动的共产党员、学校老师王瀛。在王瀛的指导下,他开始接受共产主义,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党组织派遣他到北京门头沟煤矿从事地下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刘洪雄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带领门头沟矿的几名工人党员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先后担任通讯大队长、支队长。

  1933年,刘洪雄遵照党组织安排,赴张家口参加了冯玉祥领导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团长,跟随吉鸿昌将军,转战察哈尔草原,先后参加了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的战斗。

  1933年冬,刘洪雄回绥远地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他被聘为滕家营村私立名言中心小学教师,开办农民夜校,在群众、师生中开展抗日宣传。

  1937年,归绥沦陷,刘洪雄同高凤英在滕家营、保合少村一带,动员青年农民组建了抗日武装,鼓舞了当地各族群众的抗日斗志。

  1938年,刘洪雄奔赴晋西北,向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汇报大青山地区的情况。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北上,刘洪雄随军返回大青山。到达大青山后,党组织派刘洪雄秘密潜入归绥,开展地下工作。刘洪雄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打入日本宪兵队和伪和协安民救国军中,以少校参谋的职务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根据上级指示,刘洪雄等组织了群众性抗日团体——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发展会员200多人,下设铁路、工厂、学校3个支部,形成了一个地下抗日救国活动网。

  1940年,中共归绥工作委员会成立,刘洪雄任组织部长。他们秘密刻印宣传品,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并搜集政治、军事情报,筹集粮款,购买军需物资,支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同时,他还与同志们积极选送进步青年赴延安学习。

  1940年8月,因叛徒告密,刘洪雄被捕。敌人把他囚禁在归绥东顺城街日本宪兵队,对他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刑讯,他的头被木棒打坏,腰被踢伤,腿被压断,手指被烧焦,但是关于党的机密只字未吐。他还鼓励难友们:“要有思想准备,要像李大钊那样为革命不怕牺牲自己。我们很可能被敌人秘密处死,那我们就要做一个无名英雄。”9月上旬的一天,刘洪雄被敌人杀害在刑讯室中,时年33岁。

  2015年,刘洪雄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为缅怀英烈,名言小学成立了以烈士命名的“刘洪雄中队”,目前,中队共有30名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他们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

  “刘洪雄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抗日英雄,他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立志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五年级学生李昕说。(记者 薛晓芳 通讯员 陈艳平)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