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署开展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
4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国庆在会上强调,开展此次集中整治工作,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作为林草资源大区,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广阔,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林草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生态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部分地区毁林毁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迟滞了“三北”工程攻坚战进程,影响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成效。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先后开展了多项专项行动,累计查处问题5万余个,恢复林草植被100余万亩,追损挽损超28亿元。为进一步遏制毁林毁草、乱开滥垦等违规违法行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工作。
自3月28日《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印发以来,自治区迅速行动,公安厅、林草局、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通告,明确打击重点。3月31日,全区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已下发3期变化图斑线索,推动问题整改。同时,对去年住建领域未查处到位的问题合力推进整改,对新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在发布会上,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行政执法处处长李新峰介绍了森林草原的重要作用以及毁林毁草的危害。森林和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毁林毁草不仅破坏生态平衡,引发水土流失、气候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木材加工、饲草供给、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加强人防技防结合,构建全方位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对顶风作案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和建设单位增强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全社会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格局。(记者刘欣荣)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