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乌兰察布:“以工代赈”兴绿富民

时间:2025-05-11 10:50: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5月7日,在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忽鸡图乡小东营村灌木林退化修复现场,上千亩正在返青的柠条林映入眼帘,补种区域内挖好的树坑整齐排列,2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放苗、填土。

  正在植树的四子王旗吉生太镇于家豪村村民刘存喜说:“我们植树造林是为了防风固沙,同时每天还能拿160元,我半个月就收入了2400元。”

  四子王旗实施的“以工代赈”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通过‘工程项目+劳务报酬’以工代赈模式的实施,既提高了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又提升了生态建设的效果。”四子王旗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种草治沙股股长胡哲华介绍,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中,企业作为管护主体雇用牧民管护,牧民通过项目区禁牧管护可得到每亩10元的额外收益。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中,牧民通过整地、挖坑、种植、施肥、抚育、管护等劳务参与工程建设,日均收入150元以上;有偿为施工企业拉运草种、羊粪、化肥、网围栏和生活生态用水等,经测算牧户可得到每亩11元的直接收益,同时按每亩12元的标准支付牧民管护费。

  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希热嘎查牧民庞成秀高兴地说:“在实施修复草场项目过程中,我参与了拉网围栏、拉水等工作,还参与了管护草场,去年获得劳务报酬15000多元。让牧民有偿参与生态建设这个模式很好,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我们的收入。”

  在“三北”工程推进过程中,乌兰察布市高度重视“以工代赈”工作,将其作为助力民生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编制“三北”工程项目可研和作业设计时,明确规定“以工代赈”内容,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三北”工程林草生态建设324.51万亩,总投资14.6亿元。计划落实“以工代赈”资金占项目总资金额不少于10%,“以工代赈”资金1.4亿元以上,让农牧民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切实增加收入。截至4月份,已累计每日雇工8415人,发放劳务费126.3万元。

  同时,该市积极开展“以工代赈”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与认知水平,不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让更多农牧民有机会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精心建设四子王旗、化德县“以工代赈”示范点,积极探索“村集体+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等创新模式。并通过这些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与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自愿就近参与生态建设。不仅激发了农牧民参与家乡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也为“三北”工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活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记者皇甫美鲜、海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