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培育特产 增收有方

时间:2022-02-07 10:30: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黄河南岸,北风呼啸。低矮的群山之间,几座大棚整齐排列,门口挂的红灯笼随风摇动。“大伙加油干,收完这茬蒲公英好卖钱!”大棚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红台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义正忙着和村民们采收新一茬蒲公英。

  这个春节,红台子村的村民们比往年多了一笔进账。王军义说:“大棚里种蒲公英,一亩一年能收两万多斤,这就是近5万元。”收完了蒲公英,王军义招呼村民们装车,准备把这些蒲公英送到准格尔旗准露山野菜加工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整洁宽敞的车间里,成吨的蒲公英进入流水线,经过清洗、挤压、杀菌、调配,最终灌装成一瓶瓶饮料。记者打开一罐尝了一下,入口微苦,略有回甘,是一种颇为新奇的味道。

  合作社负责人王子义告诉记者,这些饮料在南方市场卖得很好。“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代加工,将来我们想加大力度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合作社收购范围已覆盖当地19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达1.2万多人,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

  “到2025年,准格尔旗的蒲公英人工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亩。”准格尔旗农牧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乔治表示,“我们要做好蒲公英等山野菜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管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记者陈沸宇、翟钦奇)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