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数字赋能,不动产税费立“码”办
“以前办不动产税费要带各种资料,手工填信息,还要等审核,总担心缺少资料导致优惠漏享。现在扫个码,进度、明细一目了然,几分钟就搞定。”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刚办完业务的市民王先生拿着手机里的房屋专属二维码,对新上线的“不动产税费立‘码’办”创新项目赞不绝口。该项目以“二维码”为核心载体,打通跨部门数据通道,实现不动产交易办税“扫码查、扫码报、扫码缴、扫码溯”全流程智能升级,为全省不动产税费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合肥样本”。
合肥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不动产交易办税过程中,手工填报信息效率低、办理进程不透明等问题困扰着纳税人。针对这些难点,分局攻坚团队经数月调研,最终确定以“房屋专属二维码”为突破口,用“一码集成”破解办税堵点。
这套“立‘码’办”系统功能的核心,是为每套房屋生成唯一专属二维码,如同给房屋办了张“数字身份证”。该二维码集成了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房屋地址、面积、抵押状态、前次交易类型,以及税务部门的办税人信息、交易税费等20余项关键数据,形成“房-码-人-税”完整信息链。
“历史房源已通过系统批量生成二维码,新增房源在完税、产权登簿后,二维码会直接打印在产权证和完税证明上。”工作人员演示道,办税时只需扫描证件上的二维码,办理前台就能自动获取全量信息,补充当次新增交易细节后,系统可自动智能计税,彻底告别“资料堆里找信息、手动填写输数据”的传统模式。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数据“跑起来”代替群众“跑起来”。据统计,项目上线后,不动产交易办税时间较之前缩短80%以上,原本需要30分钟的业务,现在全过程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准确率实现100%。
“不仅快,还更准、更透明。”市民李女士在办理二手房交易税费时,系统自动识别出她符合差额征税优惠条件,实时完成抵扣计算,“不用自己算、不用反复核对,系统直接把优惠算清楚,心里特别踏实。”
此外,纳税人通过手机扫码,还能实时查看业务进度、税费明细,彻底解决“不知进度、不懂流程”的难题。
在数据跨部门协同方面,项目也下足了功夫。该项目推动税务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联合咨询、联合培训、联合运维”常态化机制,一码集成、智能办事,此前需要两部门来回对接的业务,现在通过数据共享即可协同办理,跨部门协作效率实现再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构建了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纳税人端+税务端+不动产端”三重校验,搭载“人房码校验、历史交易溯源、数据智能比对”三重防控,可精准识别申报准确性、计税价格可比性、交易身份合法性等涉税风险。据分析,项目试点期间,风险业务识别率达100%,有效守护了税收公平与市场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立’码‘办’经验,探索把二维码应用拓展到更多税费服务场景,让数字化红利覆盖更多纳税人。”合肥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上线,不仅为合肥市民带来更便捷的办税体验,也为全省不动产税费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助力打造更优税收营商环境。(李运兰、杨雨霏)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