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金融力量 | 阳泉农商银行打出组合拳助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本报记者秦铭明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考验,为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政策要求和省、市“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工作部署,阳泉农商银行履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打出“线上+线下”“金融+政务”组合拳,千方百计推动各类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一季度新增首贷户109户、3.71亿元,新增授信2826户、14.59亿元。
落实“六稳”“六保” 倾力服务小微
疫情发生以来,阳泉农商行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在坚决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的基础上,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障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资源投入,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续贷通等各类举措,努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一季度新增小微企业授信63户、8.66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39户、3.56亿元。
该行积极探索“政银担”合作模式,研发开办了税贷通、科创贷、信保贷、助保贷、直保贷、创业担保贷、政采智贷、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产品,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难题。在市、区两级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与方舟、泽丰、方正、玖衡等融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一季度为36户企业提供应急周转保障资金2.17亿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了资金难题。此外,该行通过与阳泉煤业集团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其为华阳集团所属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实现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属子公司的快贷业务,已借此为其所属8户子公司授信2.43亿元。
为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我行积极推广运用“续贷通”、展期、还旧借新等方式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延续用信,同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对费用收取能减则减,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一季度办理续贷90户、103笔、10.2亿元,累计办理符合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支持计划贷款100笔、10亿元,为符合条件的28户企业减免利息190万元。
线上便捷获贷 普惠城乡居民
为解决城乡居民及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融资难题,阳泉农商行推出以互联网数据及信用记录为风控手段的线上贷款“暖阳阳微贷”,额度在50万元以下的消费及经营性贷款均不需要提供保证人和抵质押物,客户以“数据信用”换取“银行信用”,其融资可获得性、便捷性和服务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解决了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服务”的问题。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3×3”+专案产品体系,即三条产品线(消费、经营、三农)×三类贷款方式(信用、保证、抵押),九大类产品可覆盖80%以上的人群需求,同时结合阳泉本地特色研发出众多专案产品,如“暖商贷”(晋享e付收单商户贷款)“供应链商户贷”“车位贷”“亲情贷”“烟商贷”等,在疫情期间又推出“抗疫助商贷”,凭借灵活、高额、价优、高效等特点,为支持各类主体生活生产及创新创业及时注入资金活力。同时该行大力开展整村授信,实施“百名客户经理驻村服务机制”,为农民创业致富注入资金活水。
今年一季度,该行自然人授信新增2763户、5.93亿元,用信新增2538户、3.41亿元,自然人首贷户增加70户、1509万元。自然人贷款总户数达11981户,同比增加3003户,较两年前翻了两番。
联动政务服务 助力主体倍增
围绕服务惠民利民,为助力各类市场主体享受“最多跑一次”的服务便利,阳泉农商行与市政务服务中心、郊区行政审批中心等开展合作共建,帮助郊区、城区、矿区打造“三资”管理平台,为郊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试点先行提供办公场所。同时,该行发挥点多面广的渠道优势,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加强合作,通过在营业网点设立基层政务服务便民点,工作人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现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就近可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其中有9个营业网点作为全市首批政务服务便民点已于2021年正式揭牌,现可开展个体工商户设立、注销登记、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等10个业务办理事项,同步开展部分事项的市域通办工作。阳泉农商银行67家营业网点将逐步推开政务便民服务点,并以此为契机,创新推出更多利企便民举措,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