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国通语教育托举孩子多彩未来

时间:2025-09-22 14:41:04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它不是冰冷的课程,而是孩子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钥匙。”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民族小学校长萨日娜这样形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这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小学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以生动创新的方式,融入565名孩子的成长日常。

  走进校园,3.9万平方米的空间仿佛一座“语言生态园”。走廊里张贴着规范用语标识,广播站传来清脆流利的国通语,课堂上动画与音视频“活化”了词语教学——老师轻轻一点,词语的含义通过动态演示一目了然。借助“国家智慧中小学”等平台,课堂早已告别“跟读背诵”,转而成为孩子们踊跃表达、主动讨论的乐园。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不仅是教语言,更是培土壤、育生态。学校构建起“全员、全科、全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语文课上演绎课本剧,美术课上用国通语讲述民族图案背后的故事,音乐课上也响起国通语民歌。在“名师工作坊”的带动下,教师们持续开展教学研究、结对帮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丰富多彩的实践舞台。汉字听写大赛上,他们是认真专注的“小学者”;主持人大赛中,他们成了自信满满的“小主播”;“红领巾讲解员”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电视台,用流利的国通语传递心声。他们还走出校园,走进陈巴尔虎旗边境管理大队,听戍边故事、讲家国情怀。语言在这里,不再是试卷上的考题,而是沟通现实、表达自我的工具。

  五年级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剧《向阳而生》在呼伦贝尔市获奖,孩子们用国通语诉说成长中的困惑与希望,国通语承载情感、传递力量,让更多人听到孩子明亮的心声。

  “我们要让这把‘钥匙’真正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萨日娜校长满怀信心,她说:“未来,学校将继续创新媒体传播、拓展实践场景,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成为学习的工具,更成为连接文化、走向未来的桥梁。”

  在这所草原深处的民族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悄然生长为一种能力、一种自信、一种视野,它托举起每一个孩子的脚尖,让他们看向更远的地方。(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晓宇)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