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多样化教学提升幼儿国通语表达能力

时间:2025-04-16 10:24:38 来源:内蒙古日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月11日,在阿拉善右旗第一幼儿园中四班,老师张雅玲正在带领小朋友们朗诵古诗词。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过段时间又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搜集了一些跟时节相关、小朋友们易于理解的古诗词,并以小朋友们喜欢的歌唱、舞蹈等形式引导他们诵读古诗词,不断提升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张雅玲说。

  在课程教学上,阿拉善右旗第一幼儿园开发了特色《童语童音》园本课程,将晨间礼仪、绘本共读等融入校园生活,让幼儿在丰富的课程中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该幼儿园还将传统节日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结合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成语故事情景剧、“沙漠探秘”主题对话等特色课堂,提升幼儿的国通语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该幼儿园精心打造“古诗小路”“普通话明星墙”,使校园环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载体。结合推普周系列活动,打造“值日生播报”等语言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践样本。“在开展《童语童音》课程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国学诵读中感受韵律之美,在绘本共读中学会思考与表达。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节日习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该幼儿园园长魏晓丽说。

  为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水平,该幼儿园通过开展专项集训,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的研究》和《3—6岁绘本游戏化的教学设计与探究》课题研究,形成《语言发展观察评价表》等科学系统的幼儿语言发展评价体系,为教师教学提供科学指导。该幼儿园通过每学期抽查教案200余份,及时整改不规范用字,实现课堂“零方言”,打造了一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语言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及该领域园本课探究与实践,我们对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依据《语言发展观察评价表》,能精准地发现每个孩子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比如,针对个别发音不准的孩子,我们会进行专项辅导,现在他们的进步都非常明显。”该幼儿园老师刘文涛说。

  该幼儿园还积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语言共育生态。在家园共育方面,推行“每日亲子阅读15分钟”活动,让国通语成为家庭里的通用语言;在社区联动方面,组织幼儿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朗诵诗歌,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日常。

  “以前我家孩子表达想法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自从参加了幼儿园的各项语言活动后,变化特别大,现在能准确讲述幼儿园的趣事,主动分享学到的知识,进步非常明显。”家长张婷说。(记者 刘宏章)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